新闻动态 返回
于广博士主讲思海青年沙龙之“当代上海社会变迁”第4期
作者:朱妍 刘苁有 审校:刘汶蓉 发布时间:2024-06-27 点击率:10
2024年6月25日,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思海青年沙龙“当代上海社会变迁”系列第4期活动,邀请到本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于广博士就“一江一河一线:地铁与上海城市变迁”主题展开演讲,并邀请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高级经济师虞同文、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陆晓文研究员与谈,本次活动由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朱妍副研究员主持,所内外二十余位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参与讨论。
于广博士首先梳理了关于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几种主要理论,并指出这些理论的论辩焦点在于“经济发展的中心应落脚何处”。而“僻处东南”的上海要与江南星罗棋布的市镇相连交通,就需要借助发达的河运系统,由此形成了上海“一江一河”的城市功能带状分布。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化的来临,上海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交通发展的重点也随之从水路走向公路,轨道交通线的建设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于广博士继而梳理了上海修建地铁的历史过程,并回顾了在此过程中上海地方政府与中央的互动,详述了上海的地铁建设如何嵌入在国内和国际宏观局势中。他用详实的资料呈现了上海地铁1号线建设过程中的路线设计、资金筹集、技术引进等问题。于广博士指出,交通形式对于城市中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上个世纪的上海,船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形式,内河经常出现堵船现象,城市的功能区也主要聚集在“一江一河”两岸。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各项功能逐渐向轨道交通沿线聚集,轨道交通的路线走向也影响了房地产价格,体现出交通方式对于城市中心变迁的深刻影响。
最后,于广博士讨论了地铁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他指出,地铁作为都市化和工业化的产物与象征可能形塑了上海市民的“现代化标准”,并由此影响了市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理解和表达。另外,地铁发展也重塑了上海的空间布局,附着于空间的身份区隔也得到了重新界定,比如原本上海人观念中的“上只角-下只角-乡下”的空间区分业已成为历史。于广博士强调,地铁改变了城市中的流动现象,不仅影响了资源的流动,还形塑了人的流动,而以人为中心的流动应当成为城市研究的重点。
在与谈环节,虞同文老师回溯了上海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史,他指出2000年后上海中心区的人口大量外迁使得人们的日常通勤需求陡增,而发展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上海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强调要将轨道交通的线路看作是通道,发挥走廊作用,也希望利用轨道交通来加强城乡间、地区间的连结。目前的重点在于如何对地铁建设进行规模控制,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铁路的“四网融合”,如何探索有效途径改善地铁财务状况。
陆晓文研究员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上海交通的“堵点”如何形成。他指出,上海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河道密布,而以水域为主的交通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水道的走向。上海在近代的城市化过程中填没了大量河道湖泊,由此修建的道路也大致延续了河道的方向,直接造成了“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这也可以解释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长久以来的难题。
社会学所李骏所长高度评价了思海青年沙龙“当代上海社会变迁”系列的相关活动,希望此类活动能够提升所内青年科研人员了解上海的兴趣,并加深对城市的认同。他也就本次沙龙提出了一些可供探讨的问题,包括上海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自主性问题、地铁如何影响了市民的现代性认知、地铁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其他都市的地铁运营方式的比较等。
与会师生就未来地铁建设的趋势、地铁如何在建设“人民城市”中发挥作用、地铁建设融资的模式创新、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风险治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主持人朱妍副研究员在最后的总结中提出,我们是否可以依托地铁实现城市中心的转移和再造,实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实现文化的传播,重构人们对现代化的理想城市生活的想象,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