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社会学所举办第二届“思海读书会”研究生专场

春日读书洗墨砚,南风吹来绿窗花。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于4月21日召开了第二届“思海读书会”研究生专场。本次读书会以“春风风人,书海泛舟”为主题,邀请本所师生在这惠风和畅的季节里,伴着融融春光和勃勃生机,与书同行,收获感悟。

读书会由2022级硕士研究生罗广洁与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朱妍副研究员主持,2021级於阅、2022级宛滢和王勃雯等同学进行读书分享,哈尔滨师范大学郑杨教授、南京大学在读博士徐美丽、复旦大学在读博士张陈陈、社会学所张可博士、刘汶蓉研究员等参加与谈交流。

首先,宛滢同学分享了《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的核心内容。她非常巧妙地从樱桃小丸子的家庭生活画面开始,以此引入日本中产阶级对理想家庭分工与家庭生活想象的话题,进而从家庭结构、性别分工、社会关系、权威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切入,呈现了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新中产阶级的萌芽与发展,以及他们生活方式与政治社会态度的变迁。宛滢同学特别指出,日本新中产阶级对“稳定”的追求有其文化传统根源,从原先对天皇与大家族的忠诚转向了对公司集体目标的忠诚,而这种忠诚感也使得工薪阶级小团体更加团结,推助了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在启示与反思部分,宛滢同学指出,傅高义写作本书源于对“日本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好奇与探究,尽管时移世易,他的思考与回答对于理解当今世界上中产阶级相关的问题仍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她认为,经济下行与财政压力是导致中产焦虑与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可以尝试通过国家、社会与个人的良性互动实现个体自由与社会团结、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协调、融合,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在与谈环节,徐美丽博士对日本新中产阶级和中国中产阶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对比与讨论。她指出,这两类人产生的背景、面对的现实困境及秉持的观念相似,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内部异质性更高、对于所处团体的认同感更低、表现得更为脆弱与焦虑。她认为,要解决中产阶级美好生活构想与现实生活困境之间的差距,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支持。郑杨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就日本昭和时期的家庭情况、生育保障、福利制度等进行了背景知识的补充与斧正。她特别指出,本书是来自西方对东方的凝视和揣测,收入稳定与相对富足的条件下女性才有可能回归家庭,日本新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本身就是建构出来的一种理想,而这种单一的幸福模式与如今的社会现实产生严重的割裂,恰恰催生了中产焦虑。就中产阶级的不稳定特质来看,她认为流动的社会才是好的,应当明确不同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存在差异,因此,中产阶级在不同情境下表现不同无可厚非,研究者不能仅拘泥于现有理论或者成功的案例,而应对现实中的人给予更多关注。

其次,王勃雯同学分享了她对《跨越边界的社区》一书的阅读体会。她首先介绍了作者对北京“浙江村”生活图景的描摹,清晰地再现了作者对于“关系”如何营造、互动、交叠并形成小社会这一问题的阐释。她按照“浙江村”的兴起、发展、扩张与应对危机等时间脉络,从“浙江村”内部的亲友关系和生意关系、和流出地社区与家族的关系、和当地人口的关系,以及和国家的关系等方面呈现了本书的关键概念——系与关系丛——如何互动并发挥作用,指出其对内的互惠而紧密及向外的逃避与无力。最后,王勃雯同学介绍了项飙对浙江村二十年来发展的反思,他认为,正规化会导致社会群体的区隔以及社会关系变脆变弱,进而消解了社会自主性。王勃雯谈到自己阅读本书最大的感悟与收获是,要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发展人对人的理解,而不是通过学术知识满足把握和支配社会的欲求。

在与谈和交流环节,张陈陈博士指出,本书精彩的理论切入点、研究的开展过程,以及清晰的现实叙事值得学习、借鉴与迁移,并就市场为什么消解了自主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认为市场化的正规化通过改变“社会分割—价值攫取”的发展逻辑破坏了社会自主性搭建的过程。紧接着,她引出了关于21世纪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融合、信息流动与职业获得、流动目的地的选择、城中村,以及批发市场没落现状等问题的思考。另外,她还以北京“浙江村”这一研究对象为起点进行延伸,建议结合新形势新技术的背景开展对于义乌、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及老旧社区改造等议题的比较研究。就“浙江村”为什么走向萧条,陈宇新同学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进行解释,认为“浙江村”的服装产业是依赖“关系”的劳动产业,一开始流动到北京的浙江人以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带来了竞争优势,但手工业资本投入低、同质性高的特点使得经营者对于投入与收益的考量非常慎重,因此无法形成较大的规模,最终走向消解。张可博士从历史社会学角度谈到两地政府发展规划与策略的差异,并推荐同学们阅读《市场义乌》。朱妍副研究员和刘汶蓉研究员也参与讨论,认为现实生活中行动者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要素的影响,但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势必要进行取舍,聚焦、抽离出一个分析框架,项飙的这项研究即是这样一个经典。

最后,於阅同学就《空间的生产》一书进行分享。他从空间、生产及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意义等核心议题的解读呈现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借助自然风光的摄影照片、大自鸣钟等生活化的例子为大家展现了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如何弥合主体思维与客体世界之间的裂痕。他特别聚焦于抽象空间、矛盾空间与差异性空间的产生过程与背后的推手,进而揭示藏匿于空间幻觉之下的资本主义运行方式。最后,於阅同学由理论回到现实生活的社区建设与都市生活圈,从再生产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思如何以日常生活抗击人的异化。

与谈人张可博士分享了自己对该书的见解。他从列斐伏尔的思想脉络出发,进一步明晰了他对日常生活(实作)、空间(城市)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要素的思考与提问过程,指出列斐伏尔新的批判与分析的焦点,即需要一个以空间生产为特征的世界,实现从生产资料转向空间的生产,进而提出社会主义的社会也必须生产出自己的空间。张可博士列举了《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中对霓虹灯的描述,以及《异国事物的转译》中政府对待上海和香港两地跑马场的不同态度和话语,引导大家对如何生产中国式空间,以及治理术、反意识形态和反文化霸权的更深思考。随后,与会人员就列斐伏尔的“空间”概念,以及这一宏大理论的现实运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於阅同学指出,“空间”是紧扣生产的概念而存在的,知识本身不是空间,服膺权力、再生产之后才是空间,并再次强调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的核心是透过空间实践看到其背后的象征体系,需要敏锐捕捉到话语体系的转变以及权力的博弈对于空间生产与表征的影响。同时,就权力干预城市空间的建设问题,朱妍老师推荐阅读詹姆斯·斯科特的《国家的视角》,认为该书关注了社会整合与社会规制背后的权力因素,解释了为什么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改造城市空间注定是失败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列斐伏尔的思想。

本次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师生从阅读、讨论中实现了教学相长。同学们表示,将读书与思考作为一种习惯,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获得解释社会现实的思考方法,期待下一次读书会的再相会!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