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学术年会 “比较社会学论坛: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成功召开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国际秩序中心,其所带来的世界形势变化和国内各项事业发展都给这个新时代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中国社会学界需要拓展宏观的比较视野,通过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进行比较,来推动理论典范的创新与发展,以因应新时代带来的大变局。同时,就本土社会的发展而言,以研究议题、研究对象为中心,进行跨时空、跨社会、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也将丰富学界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理解,进而探索出一套更适用于新时代社会的理解框架及治理策略。

有鉴于此,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学术年会上,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共同举办比较社会学论坛,从实证、理论与方法等层面进行交流与对话,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本土与全球社会。本次论坛于2022年8月6日线上举办,分为六个单元,共有30余位学者到会发言。

第一单元:基层地方治理的比较研究

本单元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家建教授主持。基层治理是比较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比较,基层治理是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法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之间有不同的研究取向;二是地方比较,不同地区的基层治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比较当中才能对基层治理的条件、机制、影响有较为全面的掌握;三是方法比较,基层治理研究汇集了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质性分析、量化分析、大数据分析等被广泛应用,不同的方法所处理的研究问题存在差异。本单元专门就基层治理的地方比较展开了研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陈那波教授长期从事县域研究,分享了县域治理比较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调查经验。华南理工大学公管学院叶贵仁、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田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刘伟三位老师,在论坛发言中讨论了经济发达镇的财政资源获取、乡村建设中的治理共同体形成、涉藏社区的基层干部行为三个重要议题,呈现了华南、西北、西南不同地区的基层研究特征。复旦大学的李雪老师在发言中讨论了财政自给能力与项目制分配逻辑,展现了地方政府在项目过程中的多重关系。通过基层治理的比较研讨,不同的研究经验得以交流,推进了基层治理的学术对话深度。

 

第二单元:国际移民社区治理

本单元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伟副研究员主持。三篇论文基于义乌、厦门、上海、广州和昆明的田野经验,探讨了移民治理、社会融入和国际社区建设等重要议题。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游天龙副教授提交的论文从多层治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义乌针对外来移民的“全社会治理模式”,包括全警队综合治理、全政府发展型治理、全社会融合治理和数字基建四个方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吕云芳副教授的论文从当地社会和移民群体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厦门国际社区居民融入当地社会的影响,用“悬浮”和“连接”两个概念概括了外来移民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马萧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林丹博士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陈雪副教授合作的论文《计划与自发:上海、广州、昆明国际社区建设的比较研究》,基于个案比较的视角,将我国国际社区建设归纳为政府规划和移民自发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并探讨了不同城市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式。

 

第三单元: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本单元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许庆红副教授主持。三篇论文聚焦于认同问题,分别探讨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阿根廷华人的民族认同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国家认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叶一舟使用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测量方法,都发现2008年之后香港人本土认同逐步加强、国家认同不断削弱的趋势,年轻世代有更强的本土认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梁芳郡设计了一套包括历史文化评价、国家民族情感、族群祖国联系、祖先故土认知四个维度的民族认同量表,发现阿根廷华人的民族认同程度较高,并且受到个体特征、社群组织和侨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骏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徐美丽比较了21世纪前20年中美两国的国家认同变化,发现不仅趋势一升一降,而且经济发展与后物质主义、教育扩张与世代更替、全球化与认同转向等传统理论只能解释美国而无法解释中国,只有“社会国家”才能同时解释中美国家认同的反向变动。这三项针对不同地域的研究表明,社会认同不论何种形式都具有社会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化、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关怀

本单元由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刘计峰副教授主持,邀请到三位人类学者和一位社会学者分享海外研究的成果。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张青仁教授通过对曼努埃尔·加米奥《锻造祖国》一书的分析,指出该书集中体现了20世纪初墨西哥知识分子对墨西哥和拉美文明独立性的思考,表达着学科肇始的墨西哥人类学研究对民族国家建设积极投入,在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的墨西哥社会具有划时代变革的意义,对大革命后印第安问题的解决与墨西哥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苏世天博士从运动式治理出发,通过治理运动的普遍性特征和老挝所在区域政治文化的历史传统,构建出具有比较意义的老挝治理运动的独特类型——庆典政治。厦门大学国际学院王赵远博士指出,在流动频繁和变迁加速的全球化时代,对于中国人类学这个海外研究的“后来者”来说,海外多点民族志是一个更适用于区域国别研究的方法,它具有由点及面、跨越边界的特点,可以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特殊性和普遍性、多样性和整体性、地方性和全球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研究员许庆红和丁定琴从群际接触理论视角比较分析了缅甸民众与中资企业缅籍员工对与中国民众社会距离感知的形成过程,发现群际接触在社会距离感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但随着对中国评价越来越积极,群际接触带来的社会距离增益“边际贡献”递减。相对于缅甸普通民众而言,积极的中国评价对中资企业缅籍员工的群际接触显示出强烈“遮掩效应”。她们进一步指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加大跨文化传播力度、积极发挥海外中资企业的公共外交优势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有效路径。

 

第五单元: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本单元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李双龙副教授主持,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吴伟东副教授、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教授刘毓芸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孙艺璇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吴伟东从制度设置、筹资模式、服务供给和监管体系等四个方面,对粤港澳三地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了医疗保障规则对接的基本思路。他认为作为现代社会保护劳动者的重要设置,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则对接有助于促进湾区内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竞争力。刘毓芸认为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营商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但忽略了它在不同地区的巨大差异及内在原因。结合其他国家制度运行绩效的研究与我国营商环境改革实践,提出地区文化包容性对改善营商环境的作用,并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系统考察。孙艺璇辨析了格兰诺维特和泽利泽开创的两种理论脉络,指出二者在社会关系与经济行动问题上代表的两种取向:嵌入性经济行动与互构性经济行动。格兰诺维特的关系网络嵌入性脉络将社会关系带回经济行动研究中,却未能彻底打击经济学的逻辑的核心。泽利泽的关系运作脉络强调经济行动的本质为社会关系中的互动,将处于边缘地位的道德与意义纳入分析,真正实现了与经济学的对垒。

 

第六单元:迁移、流动和照料

本单元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骏研究员主持。“生育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照料危机”构成本单元研究的主要背景,有五位学者分别做了报告,集中关注迁移、流动和照料劳动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柳静虹博士从话语层面分析欧洲公共话语中有关“生育危机”论述的演变,将其解读为不同层级的主体互构中的多层意义危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张艳霞副教授以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流动到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的“老漂族”为对象,深入探讨了“老漂族”的照护压力、权益保障和老年福祉。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苏熠慧副教授探讨了影响居家养老照料者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照料者的社会保险拥有现状产生了重要影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黄玉琴教授通过比较两位女性照料工人的生命故事,来探讨迁移/流动、性别和照料劳动等因素如何互动,并进而影响她们对照料工作的意义赋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锋竹沁博士比较了澳大利亚中国移民和非移民的社会网络实践,发现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关系”和社会资本之间的规范差异引起的。

 

与会学者线上合影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