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何姗姗副教授主讲新智库沙龙第61期

2022年6月17日,社会学所新智库沙龙第61期在线上如期开展,由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副系主任何姗姗副教授主讲《获得支持越多越好?——新任妈妈视角下代际育儿支持的效用评价及其应对》,青少年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魏莉莉副研究员主持了活动。

今年是《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元年,儿童的家庭养育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普遍的双职工就业模式下,祖辈育儿一直是我国主流的儿童照料方式,而关于育儿的代际冲突、隔代抚育的优缺点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主讲人提出她的研究问题,即从新任妈妈的视角看,是否获得祖辈的支持越多越好?如何评价代际支持的效用,其中的矛盾又该如何应对?

基于上海某医院开展的新任妈妈育儿支持的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何姗姗副教授获取了一手研究资料,包括组员在小组活动中撰写的文字材料及其谈话录音。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评价层面,虽然代际育儿支持的供给与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但“知恩、感恩”是新任妈妈对待祖辈育儿支持最主要的心态。在情绪评价层面,祖辈育儿支持会同时产生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效应,正面关键词包括轻松、放心、欣慰;负面关键词包括不爽、不高兴、暴躁等。在行动策略层面,新任妈妈通过合理分工、正向沟通、持续学习等来实现家庭秩序的重塑与支持的反嵌。最后,何姗姗副教授指出,祖辈给与的实际支持与新任妈妈感知到的支持是不一样的,而真正有效的支持是感知到的支持。因此,社会工作者和家庭成员应正确认识“有效社会支持”的概念,倡导互惠的、均衡的社会支持,而正式制度层面需要通过创新社会服务来支持祖辈育儿。

主题讲座结束后,所内研究人员与何姗姗副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包括实际获得的支持和感知到的支持的鉴别,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问题;祖辈支持对不同类型的新任妈妈(如孩子数量、胎次差异)的影响差异问题;孩子的异质性是否会影响隔代照料的效果等。魏莉莉副研究员在最后的总结中认为,家庭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互动的复杂性,进而导致家庭内部的育儿支持所发挥的正负功能存在相对性,需要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下不断体会和调整,才能使整个家庭在相对和谐的状态下向前发展。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