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臧得顺副研究员主讲新智库沙龙第56期

2022年4月8日下午,社会学所新智库沙龙第56期在线上顺利开展。沙龙由李骏所长主持,臧得顺副研究员主讲,以“从费达生到林正碌:‘精英下乡’的旧传统与新路径”为主题,分享了他对中国乡村建设议题的思考。所内外30余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线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臧得顺副研究员结合我国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基于他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实地调研,提出了讲座的核心问题,即在本地精英流失、“703861”部队(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的前提下,空心化的乡村何以振兴?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如中国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精英下乡”?外来精英在农村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继而,臧得顺副研究员对我国历史上四波“精英下乡”潮流进行了概括和学术线索梳理,并着重介绍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讲座中,他详细介绍了梁漱溟、卢作孚、晏阳初、费达生四位“古人”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以及一位“今人”——林正碌和他在福建屏南县开创的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之后,他比较了费达生案例(历史传统中的“精英下乡”)与林正碌案例(新时代乡村发展中的“精英下乡”)的异同,指出两者均是顺应国家发展大势的产物,成功的条件是获得地方政府或体制的支持,且当前我国新时代“精英下乡”的道路更为宽广,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主讲人报告分享之后,所内研究相关议题的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王会老师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开发除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之外,还可以从开拓文化空间的角度,去应对和破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和惯性。朱志燕老师借鉴崇明、丽江古城等文创开发的例子,指出在乡村中做文创试点需要考虑如何让原住居民参与和受益,关注本土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经济、生存空间的冲突,资本下乡给当地人留下多少空间,能收获多少的红利等问题。最后,李骏所长作总结发言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