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程福财研究员主讲新智库沙龙第54期

2022年3月4日上午,社会学研究所新智库沙龙第54期在总部546会议室举行,由程福财研究员主讲《农村公共服务发送的“非正规”实践:基于对W县留守儿童保护项目的个案研究》。讲座由社会学青少年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魏莉莉副研究员主持,所内30余位同仁和研究生参与了讲座。

程福财研究员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指出在农村社会治理重心转变的背景下,一系列以资格审查为前提的残补政策与服务导致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公共服务供给压力逐渐加大,由此引发思考,专业社工与现代社会福利服务的发送体系如何运行,包括为谁提供服务?谁来提供服务?以什么方式提供服务?等问题。同时他指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传递出现三大难点:一是资格审查由于乡村自身的地域和人力特征变得尤为困难,成本更高;二是资格审查后执行主体间关系博弈较为复杂;三是针对儿童保护措施的执行面临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些背景和问题,主讲人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路径和目标,即通过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视角,探讨包容性的协同治理模式产生的可能性,也即国家权力将如何寻求非国家资源的支持高效地发送公共服务,在基层达成其治理目标。

接下来,程福财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他对W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实践进行的个案研究和分析,并从儿童忽视与虐待的非正规干预、对村干部营私的不明言“同意”、与NGO的名义伙伴关系三个层面展示了他的研究发现。他认为,在儿童保护服务供给过程中,专断权力难以确保服务有效发送,运动式治理、管理型治理难以实践,而包容性的协同治理模式初见雏形。最后,他对乡村非均衡协同治理的出现及其合法性,以及非均衡协同治理与现代儿童保护服务的本土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题报告分享结束后,主持人从协同治理的角度进行了评述,指出农村儿童保护项目之所以困难,首先在于不同人对儿童权利和保护的理解存在差异,其次是相关群体之间的力量博弈和协商的复杂性,如政府力量、家庭力量、宗族力量等。其他与会人员也对报告予以了积极回应,就儿童保护的外部力量切入方式的适当性、阶段性、可持续性,以及福利保障项目设计与农村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精细化管理与现有乡村治理之间的脱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