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社会学所总支举行“读史笔记与建党百年征文交流会”暨新智库沙龙第45期

2021年6月18日上午,社会学研究所党总支“读史笔记与建党百年征文交流会暨新智库沙龙第45期”活动在总部546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由党总支宣传委员刘汶蓉同志主持,全体党员和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参加。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六位党员同志分享“建党百年征文”的写作感受,两位党支部书记交流 “读史笔记”。

沙龙上半场的主题为“建党百年征文交流会”。首先,杨雄研究员作了题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让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言,从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出发,梳理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宝贵的经验,还分享了投稿、发表经历,并鼓励大家思考建党百年之际的社会问题。随后,刘汶蓉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百年实践》的发言,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进展,提出了建党百年之际妇女发展和权益保障面临的困境及其未来努力方向。接下来,王芳博士以《百年历史视域下海归青年的家国情怀》为题目进行了交流,回顾了百年来青年知识分子海外求学及其回国报效的历程,分析了当前青年海归人才呈现出的国家认同更高、政治认同更强、社会态度更敏感等特征。紧接着,朱志燕博士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组织党建的认识与经验》的分享,认为党建引领是党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定位,并以上海为例介绍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嵌入式”党建工作模式等引领性做法。此后,刘炜博士带来了《脚行改造与建国初期城市基层政治认同的形成》的分享,以建国初期天津的“脚行改造”为例,详细分析了国家塑造工人阶级对城市基层政治认同的策略和过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启示。最后,张可博士做了《上海左翼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与红色传承》的发言,在情感结构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延安时期左翼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神圣性情感的建构,启示当下的民族、国家认同和党员思想建设。

沙龙下半场,社会学所的两个党支部书记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读史笔记”。首先,第二党支部臧得顺书记,带来了《勿忘革命老区、振兴革命老区》的发言。他以《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蓝本,梳理了山东革命老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广西革命老区、鄂豫皖苏区等发展历程,提出作为科研工作者需扎实调研、深入一线、提炼中国概念、讲好中国故事。随后,社会学所党总支组织委员、第一支部书记张虎祥同志做了《人民本位的历史实践》的感想发言,分享了他关于我党“人民本位”路线方针的社会学思考,讨论了“人民本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认为坚持“人民本位”路线方针是我党先进性的真切体现,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本次沙龙是社会学所总支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党建引领科研为主旨,鼓励科研人员结合自己的专长,从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切入,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以专业的精神做好科研工作和迎接建党百年。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