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202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9月13日,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年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论坛于线上召开。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所长李骏研究员为论坛负责人,梁海祥助理研究员为论坛联系人。

本届论坛旨在汇聚国内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资深专家与学术新锐,共同就“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治理的现代化”进行学术研讨。会议设置主题发言、教育分层、婚育家庭与青少年、流动人口与融入、精英与社会流动、分层流动与健康、分层流动与主观感受七个单元,共有30篇文章在论坛上进行分享。另有21位学者担任主持人或评论人,超过390人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参与了本届论坛,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研究机构人员的积极参与。

  

  

  

“主题发言”单元

本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郝大海教授担任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路路教授致词。李路路教授在致词中提到,当代中国社会身处世界巨大变革与自身特殊转型之中,这为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领域的理论研究创新提供了绝佳机遇。学者们应当开拓进取,探索社会变革中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欣教授在《以德为先抑或能力至上?通往转型社会二元精英地位的双重路径》中提出,转型社会中的公职精英与市场精英有着不同的分层机制和地位流动模式。公职精英的社会地位通过赞助性流动获得,在遴选上以价值理性为引导,看重德才兼备、政治忠诚,具有一定程度的闭合性。市场精英的社会地位通过竞争性流动获得,遴选以工具理性为引导,看重能力,具有很高程度的开放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春玲研究员的发言《市场化背景下住房分层的演进》思考了中国住房分化对社会分层带来的后果。她指出,住房私有化带来了家庭房产的投资与增值,中国社会从无产者社会变为分化的有产者社会。住房的分化催生出一个跨越传统阶层分界的财富阶层,从而导致原有社会阶层出现裂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安宁教授的发言《Modeling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Mobility Net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An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Front-Door Criterion》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讨论,即如何有效测量社会流动的效果。他回顾了常规采用的方法:平方累加模型、钻石模型和对角线参照模型,并提出了新的机制型方法,即通过指定和控制有意义的中间变量估算社会流动的净效应,为研究社会流动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朱斌副教授的发言《稳定化与结构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新趋势》关注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新趋势。他使用了2006年和2015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就业不稳定在国家的强制干预下有所缓解,但受绩效主义驱使,雇主将增加稳定工作的劳动成本转嫁到了不稳定工作者身上,使得稳定工作与不稳定工作的二元结构趋于固化。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李煜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作为本单元的评论人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点评。李煜教授总结了李春玲研究员的发言,并用Lenski的“地位不一致”理论为后续研究提出了拓展意见。另就朱斌副教授的研究,李煜教授在指标选择、概念界定、不同模型的系数比较、分析逻辑等问题上提供了改进建议。刘精明教授认为刘欣教授的研究完善了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框架,对相关领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并在指标选取上提出了相关意见。对于胡安宁教授的研究,刘精明教授则建议进一步扩宽应用,用实例验证相关机制。两位教授的精彩点评帮助大家扩展了对相关研究的认知与思考,令人获益良多。

  

教育分层”单元

单元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李煜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发言人报告各自的成果。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侯利明老师发言题目为《绝对教育还是相对教育?——中国教育扩张背景下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趋势分析》。他聚焦于中国教育扩张背景下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认为随着教育扩张和高学历化的进程,社会上层逐渐放弃了对教育稀缺资源的量的占有,转而更加追求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回报,最终导致中国当下的教育不平等正在经历从量的不平等转变为质的不平等。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谢永祥发言题目为《高等教育扩张与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结构排斥解释》。他从结构排斥假设出发,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城乡居民高中教育获得差距来理解高等教育扩招后,农村、县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大学教育获得差距进一步增大的现象。郑州轻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冯华超老师发言题目为《寒门难出贵子:自主招生制度与高等教育不平等》,他使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家庭经济资源转化对高等教育获得不平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源对高等教育获得不平等的影响是通过上层家庭的直接排斥与下层家庭的被动排斥实现的,从而提出要健全和完善教育的社会分配机智,缩小教育不平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白杨发言题目为《教育投资的家庭差异及其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对辅导班而非兴趣班的投资是造成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不平等的主要方式。并且在标准化考试和以分数为主的教育体系下,文化资本的功能受到一定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李春玲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吴愈晓教授对上述发言人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评议人肯定了发言人的研究选题,对研究的理论逻辑和数据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意见。

  

“人口流动与融入”单元

本单元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发言人围绕主题介绍自己的研究。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曾祥娜研究题目为《社会保障与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她运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住房保障、健康档案以及社会保障卡三个维度考察社会保障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居住在保障房、已办理个人社会保障卡、已建立健康档案的流动人口具有更强的居留意愿,同时社会保障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代际差异。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小练助理研究员的研究题目为《城市住房状况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经研究发现,农民工住房产权属性和住房支出均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度成正相关关系,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社会交往、社会心理方面产生了更为正面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周诗韵研究题目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阶层差异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分为经济整合、文化适应、社会适应、结构融入和定居/身份认同五个维度,整体融入情况较好,但社会适应与身份认同情况较差,融入呈现一定的维度间的递进关系。此外,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及归因呈现阶层差异,出现阶层分化问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翊铭的《流动人口初婚离婚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夫妻共同流动能够抑制离婚风险,而婚后流动则提高了离婚风险。不同代际间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存在差异且呈现代际增强的趋势,流动方式与流动时点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此外,孩子数量性别及夫妻匹配特征也对流动人口离婚风险有显著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闫伯汉副教授研究题目为《逆风飞扬的农民工子女:一项质性研究》,以自我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农民工子女“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才达至今天的成就”主题收集资料。他发现,在艰难困苦的冲击逼迫下,一些农民工子女淬炼出的坚强独立性格,坚韧不屈、发奋图强的意志是学业成功的个人条件;家长的言语鼓励、行为垂范,家庭的经济支持、较高教育期望、理解型亲子关系是学业成功的家庭条件;对结构性因素的趋利避害是学业成功的外在条件。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张顺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叶华副教授对上述发言人的研究做出了点评。两位评议人认为五位发言人的研究覆盖了人口流动与融入领域的主要议题,方法上涵盖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全面。同时对各位发言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提问,发言人分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分层流动与健康”单

本单元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骏研究员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发言题目为《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老年健康》,研究的主要结论支持累积劣势理论,即早期处于社会经济不利状况中的群体由于面临更糟糕的生存环境和更恶劣的健康风险,会导致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进一步下降,进而加剧了老年时期健康状况恶化的可能性。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李诗扬的发言题目为《子代高等教育能让中老年父母更健康吗?》,关注的是子代高等教育能否让中老年父母更健康。她使用2014年、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子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老年人更健康,同时在两年期内健康状况变差的可能性也明显较低。子代本科教育的获得对于农村户籍老年人健康的正面影响强于城市户籍。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华杰的研究题目为《健康行为代际传递模式的阶层差异》探讨了健康行为的代际继承是否存在阶层差异。研究发现,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青少年在健康行为学习上呈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模式,父辈较强的健康信念有助于子代养成正向的健康行为。同时较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辈较强的健康信念能显著降低子代继承父辈风险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蒋亚丽副教授的研究题目为《农村户籍儿童的出生顺序、亲子互动与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出生顺序、亲子互动与农村户籍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均呈“U”型结构关系,出生顺序居中的儿童与父母的互动状况以及非认知能力都最差的。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王甫勤副教授和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李双龙副教授对上述发言人的研究做出了点评。两位评议人认为四位发言人的研究规范完整,王甫勤副教授认为前两个研究关注的角度较为新颖,并针对第一个研究提出在探讨儿时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老年健康的具体作用机制上可以继续完善。李双龙副教授对后两个研究的整体框架表示了肯定,就问题聚焦和行文表述给出了改善建议。最后各位发言人及评议人就社会分层与健康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进行了深入交流。

  

“婚育、家庭与青少年”单元

本单元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发言人围绕主题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杰的发言题目为《中国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趋势(1949-2018)》,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1949至2018年我国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趋势,发现教育婚姻匹配的关联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迁趋势,并提出近年来同质性教育婚配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程度,防止教育资源在家庭之间形成两极分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魏源发言题目为《社会阶层地位与二孩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研究》,分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对“全面二孩”政策调整的反应,发现社会阶层构架的两端表现出较高的二孩生育意愿和二孩生育转化率,高阶层的生育意愿和二孩生育转化率最高,中间阶层则最低。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黄佳佳发言题目为《家务劳动时长与生活满意度》,探讨了已婚职业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职业阶层和个体性别观念的差异。对于持有现代性别观念的已婚职业女性来说,家务劳动时间对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对持传统性别观念的已婚非白领女性而言,家务劳动时间才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李玉磊研究题为《青少年职业期望的中美比较研究》,基于PISA2015对中美的青少年职业期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美青少年的职业期望都呈现出“地位继承”和“子承父业”的代际模式,但是两国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职业地位的代际效应强于中国,中美的“子承父业”的效应没有差异;家庭地位对中国男孩职业地位期望的影响更强,而父母职业类型对美国男孩职业类型期望的影响更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许琪副教授和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李忠路教授作为评议人对上述四位发言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就研究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许琪副教授认为王杰同学在数据处理和模型运用上还有改进的空间,魏源同学在理论论述方面还比较薄弱;李忠路教授认为黄佳佳同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夫妻间的分工模式,李玉磊同学在做中美比较时应该注意中美的职业结构和教育体制之间的可比性问题。

  精英与社会流动”单元

本单元由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洪岩璧副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发言人先后分享和交流了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傅凡发言题目为《结构论还是文化论:中国经济精英的贫困归因——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认为精英的贫困归因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治理的效果,因此对我国私营企业主的贫困归因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贫困现象接触更多的企业主更倾向于认同贫困文化论,反之则会更认同社会结构论。华南农业大学谢琳副教授发言题目为《精英循环与再生能否共存:来自中国乡村的证据》,对新一轮农村市场化中乡村精英的继替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政治精英在乡村中处于经济优势地位,市场化削弱了乡村政治精英在农业领域的优势,但为他们提供了在非农领域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乡村精英循环和再生是共存的。南京理工大学顾辉教授发言题目为《体制区隔背景下底层青年社会流动的制度逻辑》,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遵循着两种机制:一是以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为原则的体制外市场机制,二是以政治绩效原则、政策排斥为手段的体制内政策庇护机制。通过分析农村家庭出身的六十一名学生在二三十年间的社会流动经历,他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了体制外的市场机制和体制内的政治庇护机制这两种社会流动路径的制度逻辑,并试图从方法论上对结构决定论的批评提供思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卓群发言题目为《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非正规就业的工作转换及其短期收入效应》,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工作转换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之间不仅仅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歧视问题,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隔离和结构壁垒。正规就业在制度的保护下能获得高于其生产率水平的工资收入,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收入则低于其生产率水平,所以其流动欲望较强,即试图通过工作流动的方式提高其劳动报酬。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壁垒的存在,这种流动更多是内部流动,同时不能通过工作转换获得更高的收入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朱斌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秦广强副教授分别对前两位和后两位发言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朱斌副教授认为傅凡同学在理论归纳和具体研究方法上还存在改进的空间,而谢琳老师对农业和非农的区分值得商榷;秦广强副教授认为顾辉老师对体制内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与经验现实出入较大,刘卓群同学在对非正规就业分析时应当注意到其内部的差异性。

  

“分层流动与主观感受”单元

本单元由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孙明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周志鹏发言题目为《中国居民的客观阶层地位与主观地位认同的变迁趋势(1995——2017)》,基于相关调查数据揭示了1995至2017年中国居民的地位认同和主客观阶层地位关联程度的变迁趋势,发现了中国居民的地位认同存在显著的生命历程模式差异、时期变化趋势差异和世代差异,而且存在地位认同差异的年龄和时期异质性。此外,不同时期地位认同“向下偏移”的内部结构差异主要存在于“中层认同”和“下层认同”,并且近年来“中层认同”比例持续降低,而“下层认同”比例出现上升趋势。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李忠路教授发言题目为《房屋产权归属与城市居民幸福感》,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夫妻间的房屋产权归属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房屋产权归属个人,产权为夫妻共同所有时的幸福感更高。但是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性别群体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产权为夫妻共同所有会降低男性的幸福感。另外,当自身收入高于配偶时,共同产权归属会降低自身的幸福感。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木拉衣发言题目为《收入、阶层定位与民众幸福感》,基于社会比较和期望理论的视角研究了收入和阶层定位对民众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绝对收入对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收入和阶层定位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期望值比较均对民众幸福感发挥了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城乡和地区差异在阶层定位纵向比较等方面出现幸福分化效应。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秦广强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社会流动与国家认同》,考察了社会地位流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会结构空间中的机会获益,还是在居住空间与户籍身份上的地位改善,均能显著提升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并且这一效应在少数民族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突出。

 

  本单元的评议人分别是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洪岩璧副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妍助理研究员,他们与上述四位发言人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且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沟通。洪岩璧副教授认为周志鹏同学和李忠路教授的研究很有意义,并且分别指出研究中还存在改进的空间;朱妍助理研究员认为吉木拉衣同学在理论梳理方面有待加强,而秦广强副教授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某些方面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

  

至此,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年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论坛以特殊的“云会议”形式圆满落幕。论坛持续一天时间,与会学者的全程投入与专注使得会议圆满成功,热烈的讨论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为本论坛增添了风采。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会务组织工作也得了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欣教授以及与会各方的广泛好评。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