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第一届思海论坛成功举办

       

       2018年6月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都市社会学创新团队主办的第一届思海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6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会议,本次论坛共设五个单元,来自国内、港澳地区的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40位学者围绕五个单元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杨雄所长和李骏副所长分别致开幕和闭幕辞。


       卢汉龙研究员主持第一单元“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差距”。在此单元中,李骏副研究员比较了上海与香港工资不平等的结构性因素,中山大学叶华副教授分析了香港年轻人在经济结构稳定与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的就业状况,复旦大学李雪助理教授讨论了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机制,中山大学刘毓芸副研究员分析了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歧视的作用机制。香港科技大学吴晓刚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典副研究员作了点评。


       华桦副研究员主持第二单元“教育社会学”。在此单元中,复旦大学唐俊超讨论了家庭背景在教育分流机制中的次属效应,清华大学刘精明教授重点分析了教育不平等中的分布不平等,南京大学方长春副教授认为是生源效应而非资源效应最终影响了教育产出,复旦大学夏彧讨论了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育一胎、二胎时的策略选择差异。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吴兰丽副教授作了点评。


       刘汶蓉副研究员主持第三单元“移民与城市发展”。在此单元中,康岚助理研究员以上海为例探讨了基于户籍和阶层交叉视角的大都市族群关系,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分析了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和城市宜居的目标的路径,复旦大学熊易寒副教授分析了学校建构感恩话语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主体性的影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傅蔚冈研究员讨论了户籍等社会身份对社会封闭的强化作用及其不利影响。上海大学孙秀林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田北海教授作了点评。


       臧得顺副研究员主持第四单元“企业组织与雇佣关系”。在此单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林盼助理研究员围绕生产激励政策比较了中苏计划经济时期的计件工资制,北京大学宋磊教授从技术-组织互补性的视角讨论了日式劳资关系的兴衰,南开大学王星教授分析了英国学徒制的演化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吕鹏副研究员分析了国内私营企业主雇佣前政府官员作为企业高管背后的效用逻辑,浙江大学尤怡文副教授分析了东亚国家由平等性增长转变为不平等性增长及其背后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田丰研究员和同济大学孙明副教授作了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刘翔英编辑主持第五单元“健康不平等”。在此单元中,梁海祥助理研究员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房屋产权和本地户籍的拥有状况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东南大学洪岩璧副教授基于汶川调研讨论了灾后重建中的健康不平等机制,澳门大学蔡天骥助理教授运用广义堆积模型深入分析了健康自评的科学性,香港科技大学缪佳助理研究教授对比分析了西方与上海社区凝聚力对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的不同影响。同济大学王甫勤副教授和广州大学李双龙副教授作了点评。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