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

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长沙隆重举行――家庭研究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2007720-22日,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会长李培林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以及欧洲社会学会、韩国社会学会、日本社会学界的代表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本次年会是1990年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第17届年会,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最为广泛、专题研讨会最为丰富的一次学术年会。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保加利亚和港、澳、台地区的500余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00多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会长 郑杭生 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大会把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联系起来,突出地表明了中国社会学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方面所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社会建设,从正向来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于,它既能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弥补市场失灵;既能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又能保证社会公益目标。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既包括宏观的社会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的社区制度创新。从逆向来看,就是不断地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中国的和谐社会正是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社会建设和制度创新逐步构建起来的。中国社会学在这两个方向都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李友梅、卢汉龙、潘允康等分别主持了大会发言,李强、郑杭生、蔡禾、周晓虹等7位学者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在年会期间举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由徐安琪、潘允康、李银河、杨善华、风笑天等国内婚姻家庭研究专家共同提交的关于成立家庭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申请已被通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研讨会 年适当的时候举行。大会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10篇、二等奖22篇。我所科研人员刘汶蓉、徐安琪提交的“城市家庭经济压力:总体特征、社会脉动和因应机制”一文被评为二等奖。

本次会议还设了17个专题论坛,分别为 “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转型”、“社会建设: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研究视角”、“调查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和谐发展”、“社会网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与第三部门”、“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研究”、“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中国家庭现状和研究:10年回顾和展望”、“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日韩:建设东亚和谐社会”、“中产阶级国际比较研究”等。这些专题论坛从各自的学术视角对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理论探讨。

 

我所承办了其中的“中国家庭现状和研究:10年回顾和展望”分论坛,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定量研究11篇,质性研究6篇,还有回顾性、介绍性、评论性和总结性的论文13篇。研究论题既有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择偶、生育、家庭暴力等传统论题,也有家庭心理学、家庭理财、家庭压力、婚姻与健康的关系、家庭与工作的关系、父亲亲职参与等一些新的研究论题,还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家庭问题,如流浪儿童的适性教育、艾滋病患者的夫妻冲突,以及对家庭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的思考。

       家庭论坛讨论分为“家庭价值观”、“家庭关系”、“农村家庭”和“家庭学科建设”四个单元,共有17篇论文做了主题发言和讨论。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家庭模式多元化和家庭概念的挑战

家庭概念对于家庭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但面对现实的中国社会,家庭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其复杂性却让研究者们感到异常的困惑,难以在研究和测量时进行操作化。复旦大学沈奕斐老师指出,无论是从家庭的性别关系和亲属关系模式,还是从家庭成员的居住模式、主观认同,或者从家庭功能的满足来看,如今我国家庭的内涵、外延和边界都呈现出多样化状态。广西师大汤茜草老师分析了网络和信息技术对家庭结构、家庭生活形态的改变。大家讨论认为,目前我国的家庭类型已经无法用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扩大家庭等传统家庭形态加以概括和区分,但从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婚姻是否经历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婚-配偶婚-个体婚”的发展模式,是否经历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线性发展道路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那么我们现阶段的多元化家庭模式应该如何定位,界定家庭概念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这并不仅是我国家庭社会学研究走向深化的必经之路,是理解我国家庭发展变迁的方向、与国际家庭发展变迁进行比较的基础,也是解释我国的社会结构、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的关键。

二、             农村家庭的巨变和乡土社会结构的转型

在农村家庭研究领域,几位研究者以生动、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家庭发生的巨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变迁。从经济基础上看,农业或传统的兼业被打破,呈现出一种半工半耕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家庭结构上来看,人口流动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农村的家庭内部。研究者们都观察到农村家庭的经济基础的改变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注意到了在这种变化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农民家庭生活意义体系的变化。如左际平教授对农村留守妇女对家事平衡感来源的分析,陶艳兰博士对打工女青年的亲子关系的研究,陈柏峰博士通过对农村家庭中严重的代际剥夺的分析,提出当今农村孝道衰落和农民价值世界倒塌的问题。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迁,但如何整合和解释这些零散的经验事实则成为难题。正如吕德文博士认为的那样,我国既有的经典理论实际上已经无法解释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的总体状况,目前这种“不完全小农家庭”的状况,背后展示的是乡土中国所标识的中国乡村已经不存在,差序格局、长老统治已经改变,土地束缚下的中国也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急需拓展家庭研究以重构研究概念体系来构建当今中国农村社会的想象。

三、             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研究新领域和新视角

  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涉及了新的家庭研究新领域,如唐美玲博士做的“青年白领的家庭角色和工作价值取向研究”,涉及到一个国际家庭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工作-家庭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单位保障体制的退出、市场经济的成熟、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逐渐浮出水面,进入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唐美玲博士通过自己的定量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中,工作-家庭的关系问题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在家庭研究中必须抛掉性别刻板印象,客观地分析研究对象。另外,徐安琪研究员对当前我国婚姻暴力的概念泛化问题进行了学术拨正,指出以“心理虐待”代替“心理暴力、精神暴力、冷暴力、软暴力”等模糊的、无法进行法律实践的概念的重要性,以及研究中区分“父权恐怖主义暴力”和“夫妻普通冲突”的必要性,为家庭暴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除此之外,广东社科院赵道静对“家庭理财”的社会学分析,中央财经大学的樊欢欢老师对特殊生命周期“孕产期”的夫妻互动研究等都为家庭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四、             加强家庭学学科建设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最后,论坛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了家庭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普遍认为,我国的家庭研究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日渐衰落,目前在主流学术界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体制内规划课题的资源匮乏,教学、研究和出版面临全面边缘化的困境。天津社科院的关颖研究员指出,从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实来看,如何维护家庭的稳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如何开展良性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这些问题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论题,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和迫切需要帮助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为了正确地引导大众,也为了推进和谐家庭的建设,与会者认为振兴家庭学学科建设迫在眉睫,而成立专业委员会则是当务之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在团结家庭研究学术界的力量、争取各方支持、搭建学术平台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版权所有 ©上海社会科学院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7号 | 邮编:200020 | 电话:021-53060606 | 邮箱:shxs@sass.org.cn

Baidu
map